川滇-环泸沽湖

标签:
旅游地理 |
分类: 湖泊、湿地、森林、草原 |
泸沽湖因其秀丽的湖光山色,以及摩梭人独特的母系氏族文化、阿夏走婚习俗而闻名于世,被誉为“高原明珠”和“母系氏族社会的活化石”。
泸沽湖古朴的民风,自然的风光以及浓郁的传奇风情,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上世纪初,美国探险家洛克曾赞叹:“这是全云南最美丽的一个湖,无法想象还有比这更美的环境,深蓝色的湖水清澈得像水晶”、“英吉利之甘巴兰湖也没有这样的美丽,笼罩在这里的是安静平和的奇妙,小岛像船只一样浮在平静的湖上,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泸沽湖东岸盐源县在元、明、清三代设左所土司千户所,土司公署驻多舍,沿岸村落棋布,居住着众多民族,建国后的首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但是没有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氏族时期的一些特点。其房屋一般为三坊一照壁或四合院,分正房、经堂或厢房。
喇嘛寺坐落在泸沽湖草海旁,是藏传佛教最古老“本波教派”的宗教场所,也是泸沽湖唯一的黑教寺庙。每年冬月十五举行的晒佛、祭太阳神法事活动,是摩梭人较为盛大的节日。
末代王妃府是末代左所土司喇波成的汉族夫人肖淑明的居所。肖淑明乃当时西康省主席刘文辉部将肖曾元的女儿,是女儿国的传奇人物,被称作“最后一位摩梭女王”。
草海位于泸沽湖的东南面,由于长年的泥沙淤积,湖水较浅,因此生长有茂密的芦苇。走婚桥就坐落于于草海域内,摩梭人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这里是摩梭男女约会的地方。
泸沽湖中有5个全岛,4个半岛,一个长岛,14个湖湾,湖周群山环抱,格姆女神山高踞湖畔,后龙山楔入湖心,构成形如马蹄的泸沽湖。格姆女神山亦称“狮子山”,海拔3754.7米,是泸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后龙山为一长岛,长约4公里,是摩梭神话传说中的男山神,据说其与格姆女神是至爱情侣。
泸沽三岛指的是尼喜岛、里务比岛和奈终普岛,200多年前的《永北府志》就将其列为胜景之一。尼喜岛是三岛中最小的岛,似一块长方形的岩石,上面布满青苔和灌木。里务比岛在半岛西南顶点之外,岛上曾建喇嘛寺。奈终普岛又称“永宁海堡”,地处西北半湖中央,东西窄而南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