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挂榜老街位于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据载,古时科举考试结束后,张挂公布中榜者名单,谓之“挂榜”。而白马镇历史上曾是科举文化昌盛之地,故有“挂榜老街”。

挂榜老街最早时称作“紫霞场”,因附近山上有一名胜“紫霞洞”,阳光从巨石下的小孔射入洞中,形成一团簸箕大的紫色霞光,故此得名。
元朝建立后,土司制度在米易境内开始施行。至元十五年(1278),在圩甸设置定昌路,管理昌州、普济、威龙三州。当时,元代路、州、府主官都为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史称“土官”,即土司。明代推行土司(土官)与委派的官员(流官)共同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对归附的土司均以承认,并推行世袭制度。“紫霞场”是当地世袭的威龙州张氏土司管辖之地,据《张氏家谱•上呈表册》载其辖区范围:“东至永定营、甸沙关,西至麻陇青菜河,北至青杠坪”。
白马镇历史悠久,是一座拥有多元民族特色文化的攀西名镇,挂榜老街与当地的龙潭溶洞风景区、田坝村清真寺、何家坝古文化遗址、紫霞洞、大石墓等历史人文古迹,共同构成了白马镇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挂榜清真寺位于米易县挂榜乡回族相对聚居的田坝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日前清真寺布局完整。整个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态,是攀西地区伊斯兰教建筑的典型代表,1991年被列入攀枝花唯一的古代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