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 |
分类: 湖泊、湿地、森林、草原 |
东风堰位于四川乐山市夹江县境内,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与浙江丽水通济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兰陂同列为我国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东风堰地处青衣江流域夹江段左岸,东风堰东、西干渠穿夹江城而过。夹江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93年)建县,因城西北有“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景观而得名。
东风堰持续运营350余年,同时,工程沿线遗留了千佛岩等大量历史文化景观,见证了灌溉工程在区域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一工程展现了传统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水利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可以说是东亚地区濒临消失沿江灌溉农业的缩影。
东风堰总干渠始建于清康熙元年,时任夹江县令王世魁于青衣江左岸龙吼滩竹笼筑堰引水,因地制宜布置灌区干支渠系,因渠首引水口位于毗卢寺外,工程得名“毗卢堰”。因江滩变化,渠首引水口多次变更,清光绪二十六年,更名为“龙头堰”,1930年改到石骨坡,1967年更名为“东风堰”。2008年千佛电站建成,渠首进水口进入电站水库,灌区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
前一篇:四川洪雅-柳江古镇
后一篇:四川夹江-东风堰-千佛崖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