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河北博物院位于河北石家庄市文化广场,馆藏文物15万余件,是河北省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前身为河北省博物馆,创立于1953年4月,馆内文物藏品15万件,其中一级品334件(套),二级品1910件(套),三级品16313件(套),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






河北博物院总建筑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建于1968年,外观仿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式建筑;南区为新建区,周围环以高大的廊柱,与北区建筑形制和主色调相呼应。从服务功能上大体划分,南区为基本陈列展区,集中展示河北的古代文明;北区为《百年掠影——近代河北》陈列,以及临时展览展区。






长信宫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通高48厘米,1968年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通体鎏金,作宫女跪坐执灯形象。宫女梳髻覆帼,着深衣,跣足。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可拆卸,灯盘可转动,灯罩可开合。宫女体臂中空,右臂为烟道,可将灯烟导入器内,以保持室内清洁。灯上刻铭文九处,内容包括灯的重量、容量、铸造时间和所有者等。因刻有“长信尚浴”字样,故名长信宫灯。


错金博山炉: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错金博山炉是一种熏香用具,通高26厘米,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

中山王铁足大铜鼎:战国时期,铁足大铜鼎是一种礼器,高51.5厘米,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铁足大铜鼎是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字,是截止至2014年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

刘胜金缕玉衣:西汉时期,金缕玉衣长1.88米,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刘胜金缕玉衣是中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全套玉衣由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燕国宫门构件。1966年易县燕下都遗址老姆台出土,长74.5厘米。作兽面衔环状。兽面为卷眉,凸目,卷云鼻,飞卷的胡须间露出獠牙,口衔八棱形环。兽额上站立花冠尖喙、展翅欲飞的凤鸟。两条长蛇缠绕凤鸟双翅,曲颈回首奋力挣扎。铺首两侧各有一条攀龙。龙头、凤首和蛇颈均为圆雕,通身雕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器形巨大,纹饰华丽,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系燕国代表性器物,已被用作新馆大厅环境装饰。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战国,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长51厘米。猛虎身躯浑圆、色彩斑斓,弓身右曲,三足着地,一爪腾起,正将捕捉的小鹿送入张开的巨口之中。老虎的凶猛与小鹿的弱小形成鲜明对比。典型的战国时代风格。动物腹下刻有铭文,说明制作时间及官匠姓名。


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北齐,1989年磁县湾漳村高洋墓出土,长37米、最深处8米。墓道呈斜坡状,在墓道两侧和底部地面都彩绘图案,面积约320平方米。地面绘莲花和缠枝花卉组成的装饰图案,东西两壁绘制106个真人大小的仪仗人物和41个祥禽瑞兽。内容丰富,技艺高超,代表了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彩绘散乐浮雕,五代,墓葬墙面装饰品。1995年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长136、高82厘米。由15人组成,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右边第一人着男装,可能是乐队指挥。12名演奏者皆为女子,身着窄袖襦衫,长裙曳地,分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乐队指挥下方有孝子2人。盛唐风格,国内仅见。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元,1964年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出土。通高42.3厘米。罐体使用彩绘、镂雕、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共有11层纹饰。腹部作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青花色泽浓艳,釉里红颜色纯正,蓝红辉映,工艺高超,为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

河北博物院共9个常设陈列:《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百年掠影--近代河北》、《北朝壁画》、《曲阳石雕》、《名窑名瓷》。其中,《石器时代的河北》展现河北石器时代的历史;《河北商代文明》展示河北商代先民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明,展现了商代河北的社会风貌。 《慷慨悲歌--燕赵故事》分为《燕国故事》、《赵国故事》两个单元,表现燕国与赵国的历史文化。《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示了中山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以及中山国带有鲜明游牧民族风格的礼器、武器、日用器具、装饰品、明器等众多文物精品。《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分为惊天发现、陵山古墓、刘胜其人、棺具、金缕玉衣、玉器、玻璃器、人俑、车马、幄帐、灯具、炉具、日用杂器、文具文玩、医疗、钱币、兵器、铁工具、烹饪饮食、石磨和陶器21 个单元。《北朝壁画》展示墓葬中出土的壁画原件6块、陶俑158件和按原件绘制的壁画摹本400余平方米。《曲阳石雕》按时代分为西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现代8个部分,展示了从汉代到元代的曲阳石雕精品132件。《名窑名瓷》分为北朝瓷器、邢窑瓷器、定窑瓷器、磁州窑瓷器、井陉窑瓷器、元瓷遗珍、明清官窑精品7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