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日昇昌记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地理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日昇昌记位于山西平遥古城西大街内,始创于道光三年(1823)前后,是清代后期民国初期的旧式金融机构,号称是中国第一票号。



日昇昌记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财东为平遥西达薄村李氏。其时,山西平遥、介休、祁县、太谷、榆次等地商人在北京开设各种商铺,每逢年终结账,都要给老家捎寄银两,通常是由镖局押送。但这种方式运费既高,又不安全,还常出差错。西裕成大掌柜雷履泰率先以拨兑承办捎银两,即不从北京往老家捎银钱,而是将现银交到北京分号,再由北京写信给平遥,至西裕成颜料庄总号兑取现银,颜料庄收取一部分汇费。随著要求拨兑的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西裕成颜料庄遂改为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票号,名“日升昌记”。




日昇昌记大掌柜为雷履泰,其出身经商世家,后家道中落后入商号学徒,被西裕成颜料铺财东李氏看中,委以汉口、京都分号任职。期间,雷履泰发现商人依靠镖局押运现银之不便,根据唐人飞钱原理,又吸取账局经验,开展汉、京与平遥等地之间的异地银钱汇兑业务。并借鉴钱庄、印局经验,搞起银钱兑换和中短期放款业务,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金融活动格局,将西裕成颜料铺改为第一家票号,方便可靠,效益卓著。





日昇昌记沿街厚木排门,檐下彩画,挂店名牌横匾,院屋第一进为柜台、账房。上了青石台阶,穿铺面中间而过,进入了日升昌票号里面。过道左右两侧都是柜房。走出中厅后门道,便到了后院。后院以两位掌柜房间为正。东西各设有三间位厢房,对面建有南厅。正房前檐上方,挂有“丽日凝辉”的一块金字牌匾,左右明柱上挂有“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对联一副。对联言简意赅,首字嵌入字号名称,又写出当时繁荣景象。


“日昇昌记”牌匾名号中隐藏着四个“日”字,意喻为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一派繁荣昌盛,相传为嘉庆末年状元陈沆亲笔所书。在成为汇兑制度和专营汇兑之信用机构后,先后于汉口、天津、济南、西安、开封、南京等地设票号分号40多处,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各地分号挂招牌“京都日升昌汇通天下”。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5代皇帝和中华民国,延续至1923年,长达一个世纪。随着近代银行业兴起,银行的经营方式比票号先进,特别是大银行都是以外国资本为后盾,中国土生土长的票号很快就衰落了。更由于山西票号与清朝政府的经济相互依存,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被推翻,票号就逐渐衰落而被时代所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