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博物馆-“农耕-游牧-碰撞-交融”展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鄂尔多斯博物馆中“农耕-游牧-碰撞-交融”展厅以鄂尔多斯地区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以鄂尔多斯历史上各重要发展阶段历史事件为节点,集中展现了鄂尔多斯地区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关于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展示。






鄂尔多斯地处蒙古高原与晋陕高原的交界地带,历史上是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秦汉王朝与匈奴、隋唐王朝与突厥、北宋与西夏、明朝与蒙古都在这里不断上演着战争与和平的传奇故事。






鄂尔多斯在北宋时属西夏管辖,留下了大批西夏瑰宝,鄂尔多斯博物馆展示了多件西夏文物。公元1227 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击败西夏,鄂尔多斯地区从此打上了蒙古族文化烙印。后来,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宫迁徙到这里,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鄂尔多斯”(蒙语意为“众多的宫殿”)。






在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中,鄂尔多斯青铜器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与人们熟悉的中原青铜器迥然不同,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征。“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大量以动物纹饰为特征的青铜及金银制品。因为在鄂尔多斯及附近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也最具典型性,按照考古学界命名的惯例,把它们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







中原商周王朝的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而鄂尔多斯青铜器都是便于携带的小型实用器具,通常采用动物造型或纹样,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兵器、装饰品、生活用具以及车马器。鄂尔多斯博物馆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包括青铜刀、青铜剑、带扣、牌饰、挂钩、铜铃、青铜鍑(炊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