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系列-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

标签:
旅游地理黄河杂谈 |
分类: 长江、黄河 |
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地处河套灌区总干渠的入口处,规模宏大,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灌溉丰饶的河套平原。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中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主要靠东西长180多公里的总干渠。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正如同总干渠这条血脉的心脏,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远、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





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也称磴口拦河闸,始建于1959年,1961年5月枢纽工程截流成功,这是河套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枢纽工程包括一条长2.1公里的拦河大坝、3处进水闸和一个2000千瓦的渠首电站等设施,还有完整的灌溉渠系和排水系统。枢纽是闸坝工程,建成后抬高闸前水位5米左右,能够保证河套灌区和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30万亩引黄灌区适时适量地自流引水灌溉,总干渠使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过去的290万亩增加到77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达1700万亩。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显示了建国初期水利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水平和施工水平,这一工程利用水势运行规律,成功地解决了库区泥沙淤积和渠道泥沙淤积问题,保证了枢纽运行安全正常,渠道畅通无阻。建成后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很好地发挥了调节水量的作用,根除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水旱灾害,还发挥了防凌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沟通黄河两岸交通、保障下游用水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盛公黄河大坝使黄河两岸天堑变通途;还保证了包头市的工业用水,不再因枯水季节水量小而影响生产。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地处黄河干流的上中游,是黄河流域进入巴彦淖尔的门户,分布有大量的黄河湿地和黄河流域难得的天然河滨沙滩。黄河上游左岸是神秘壮美的乌兰布和沙漠,右岸为神奇苍茫的鄂尔多斯高原,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黄河文化、河套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于2005年10月,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