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明朝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原因的。元代末年,由于兵乱、自然灾害等影响,导致中原地区“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决定“移民屯田”,于是大规模的移民高潮拉开序幕。就在LUEluel略有恢复之际,又发生了“靖难之役”,加剧了中原地区荒凉局势,为此又有了之后的永乐移民之举。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人口迁徙,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元末的山西,很少收到兵乱的波及,也无大的天灾,相对其它地区风调雨顺,经济繁荣,安定的环境还使得邻省难民大量流入,使山西人口稠密,人丁兴盛。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涉及1230个姓氏。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树被炎黄子孙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


首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于1991年4月举办,此后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移民后裔来此祭祖。“根雕大门”是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根字影壁”的隶体“根”字是由著名书画家张仃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的思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