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2020-01-02 11:55:05)
标签:

旅游

历史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明孝陵石象路神道位于江苏南京市明孝陵景区内,是孝陵神道的第一段,依次排列着的石兽浑厚古朴,凝神洗练,体现着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内涵寓意。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全长615米,沿途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是披鳞戴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其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 吨,故此这段神道也俗称为石象路。石象路的尽头是一对高达6.25米的白石望柱,其上雕刻云龙纹,又称华表。神道在此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为“翁仲路”。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明孝陵石象路神道格式打破了历代帝陵神道与陵寝相连,形成统一南北中轴线直列的习惯做法,顺应自然,曲折深幽,自创形制,显示出独特气派。石兽采用整块巨石圆雕技法刻成,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风格粗犷,既标示着帝王陵的崇高、圣洁、华美,又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选择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位于明孝陵的前部,俗称四方城,是陵区正门后的第一座主体建筑,是明清皇家陵寝中同类型建筑体量最大的一例,是明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是明孝陵主建筑群的引导。碑亭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上盖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主要详述六部分内容。第一讲述朱元璋生于凤阳,为句容大族;第二他为民请愿,发迹定远;第三,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其四,废除旧制,选贤唯能;其五,分封诸侯平定天下;其六铭刻朱氏贵族百人。与明孝陵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江苏南京-明孝陵石象路神道、四方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