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2019-12-04 14:18:13)
标签:

旅游

城市

文化

历史

地理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地处长三角冲积平原、吴淞江畔,历史上曾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约为21.8公顷,其范围东至东大盈港东侧,西南至外青松公路,北至青龙港附近。区域内保存了白鹤镇北街和白鹤镇南街的传统街巷,街道尺度犹存,保存有清代重建的继善桥和青龙桥,区域内的旧青浦镇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白鹤镇相传此地古时濒临白鹤江,为芦荡,其上白鹤成群,因此得名。这里是青浦的发祥地,集镇形成于千年之前,源于唐代、兴盛于南宋,当时商家云集,海船直达,人口稠密,井市繁华,时有“小杭州”之称。明代称白鹤江市,又名新市,聚落沿东大盈港两侧呈南北向条状分布,至今仍保存有薛宅、杨宅旧址以及较为完好的明、清石拱桥,另有近千年的古银杏树。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所属青龙村、鹤联村一带是历史上古“青龙镇”与上海地区第一大港“青龙港”的所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青浦建县时,县治就设于“青龙镇”。万历元年(1573)县治移至唐行镇(即青浦镇)时,这里改称“旧青浦”。据北宋《吴郡图经续记》载,“昔东吴孙权造青龙战舰,置于此地,因以名之。”唐宋时期,“青龙镇”控江连海,“瞰松江(吴淞江)上,据沪渎之口”,其特殊地理位置,水路交通便捷,使之具备了成为贸易港的有利条件。“青龙镇”最早由渔事而形成集镇,又由集镇成为港口,随着吴淞江上游太湖地区的发展,这里就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内外贸易集散地与海港。据《青龙杂志》载,“青龙镇有坊三十六,桥二十二。”《青龙镇志》载“街长三里许,有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烟火万家,商贾云集,茶坊酒务繁忙,亭台塔楼相望。”北宋以后,青龙港受河道及海口地形的影响,水网逐渐遭到破坏,江河淤塞,海岸延伸,水道狭窄,港口移至江苏太仓的刘家港(今称浏河),镇上各业随之萧条没落。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青龙桥位于白鹤集镇东北,青龙江与东大盈港接口处。相传清代乾隆年间由里人徐葵筹建。桥长19.2米,宽3.6米,是拱形单孔石桥。桥门正对江面,每当月明风清之夜,一轮明月巧映在桥孔河面的中央,水波轻荡,月影横斜,故有“青龙偃月”之称。继善桥又名观音桥、南小桥,位于白鹤江镇南街,跨于西霞浦上,清代重趸,其造型结构与青龙桥相似,砖砌桥栏,目前仍是南街通行便桥。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青浦白鹤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