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2,553
  • 关注人气:1,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桐城文庙

(2019-11-13 10:56:16)
标签:

旅游

文化

地理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桐城文庙位于安徽桐城市龙眠中路、桐城广场北端,是元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也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衙署所在的学宫。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亦称“圣庙”,属“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其坐北朝南,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御道为中轴线,主要建筑包括文庙门楼、 宫墙、棂星门、泮池、泮桥(又名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后院设置“陛下”、月台、祭坛等附属建筑。主次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且四周筑有“宫墙万仞”的外墙,是了解桐城、认知桐城派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窗口。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佑年间(1314-1320年),元末毁于兵乱,明洪武初年(1368年)重建,明清两代修葺凡十九次。19668月,桐城文庙的门楼被毁,1985年,开始“整旧如旧”,进行了第二十次修葺,并立碑铭文以纪。桐城文庙既是桐城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又是“桐城派”的重要象征。其门楼为三开间亭阁式建筑,砖木构架,其墀头、斜撑、额枋、象眼均饰以砖雕、木刻,饰以“入平仲学”、“侍席鲁君”、“可坛礼乐”、“李太白醉酒”、“陶渊明赏菊”、“林和靖观海”、“周敦颐爱莲”、“渔樵耕读”、“太公垂钓”、“文王访贤”、“孟母断杼”、“独占鳌头”、“威震寰宇”、“天宫赐福”、“魁星点斗”等数十幅花卉人物图案。大成殿“斗拱”有辽金时代营造宫殿之遗风,无论从力学还是美学角度看,在古建筑中均属精品之作,为全国所罕见。2013年,桐城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内的棂星门,为汉白玉四柱三门石坊式,“棂星”系传说中的谷神,立斯门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泮池呈半月形,池上有砖石拱桥,皆以汉白玉石雕栏杆护配。传闻明清季桐城如“天启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百科全书式”大哲学家方以智、“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以及“桐城派”鼻祖戴名世、方苞、刘大魁、姚鼐等到近千名臣硕儒,于成名前均从桥上步入大成殿祭孔,以到金榜题名,“泮桥”被誉为“状元桥”。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内的大成门阔三开间。硬山到顶,筒瓦顶盖,正脊两面三刀端装饰鳌鱼,四角凌空飞翘。其北端即高耸着大成殿。大成殿面对月台,两侧接东西长庑,檐廊回绕,院落开阔,中铺石板,为晋谒通道,是文庙主体建筑。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成殿内供奉着一圣四贤十二哲的坐像。孔子塑像上方有三层方形藻井,上端的“万世师表”是康熙御书匾。孔子塑像,黑褂红裤,穿着天子服。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安徽-桐城文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