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西永修-吴城镇

(2019-11-07 12:05:36)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吴城镇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东北部,历史悠久,古迹颇多,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吴城镇面积368平方公里,是以平原为主的滨湖丘陵地区,地处赣江下游、鄱阳湖西汊,坐落在赣江、修河、鄱阳湖交汇之处,由四个嵌在鄱阳湖中的岛屿及其周边草洲水域构成,河流、湖泊、洲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水面40万亩,草洲19.2万亩,大小湖泊42个,星罗棋布,镶嵌在草洲湿地当中。每逢冬季,有白鹤、黑鹳、白天鹅等大量珍禽候鸟来此栖息越冬。永(修)吴(城)公路穿过鄱阳湖直通县城,丰水季节,公路被湖水淹没,形成“最美水上公路”景观。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吴城历史上地处吴山,汉代属海昏县,据《新建县志•望湖亭记》载,吴山乃“稽此地固汉海昏仓廒所也”,即粮仓所在地。汉代呈街市雏形,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山北部建“神慧庙”,庙后筑“望湖亭”,周围逐渐积累人气,已具集镇规模。三国时吴将太史慈于山上筑土城而得名吴城。至南北朝宋元嘉二年,大水淹没海昏县城,“废海昏,移建昌居之”,部分居民就近迁至吴山,商业渐渐兴隆,时有“沉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的说法。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吴城镇地处江西五大水系交汇处,赣江、修河、饶河穿境而过,沿内河直达全省各地,经鄱阳入长江,可抵皖、浙、苏、沪、鄂、湘、川、渝等省市,水陆十分畅通。故此自汉晋以来,其一直是中原南北官道(鄱阳湖-赣江-大庚岭-北江)的水运码头。宋代以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客货运量迅猛增加,使其成为江西盐业、纸、麻、糖、木材、海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埠和交通纽带,史称“西江巨镇,拔起中流,蜿蜒数里,大江环其三面。民萃族而居,日中为市,商艘趋之。”乾隆到咸丰百余年间,吴城进入鼎盛期,口岸转输的经济功能已超过省府南昌,享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赞誉。发达的商运给吴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并称江西四大名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至此,吴城“一镇六坊八码头九垅十八巷”的格局渐趋形成,其中以豆豉街最繁华,人们比之为南昌的“洗马池”。全镇有布匹、百货、南杂、纸行、药业、盐业、木行、烟业、麻庄以及京果、文具、灯笼、银楼、粮食、豆麦行、酿酒作坊等大小店铺上千家。行业最占优势的有五大行商,人称“茶商、木客、盐贩子、纸栈、麻庄堆如山”。近代九江辟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后,外国资本很快涌入吴城,“美孚”、“亚细亚”、“福丰”等诸家“洋油”公司先后在吴城开业。吴城由盛转衰,始于南浔铁路的建成,通过吴城的转运者日趋减少。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吴城镇古迹颇多,拥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海昏县治遗址以及著名的望湖亭。望湖亭坐落在镇东北山嘴,传说建于晋太康年间,时与滕王阁并成名胜,有苏轼、文天祥、解缙等游览题咏。吴城镇历史上的繁荣,孕育出会馆文化、庙会文化和特色民俗,最盛时,全镇会馆达48座之多。这些会馆规模巨大、工艺精巧、雕梁画栋、叠额飞檐,富有各地的建筑风格和特色。经历史沉浮,现仅存吉安会馆、武宁会馆二处。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江西永修-吴城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