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地理 |
分类: 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
黄河壶口段地处晋陕大峡谷的南段,河西属陕西宜川县境,河东为山西吉县,黄河至此,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河水从陡崖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陕西宜川县和山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类型以碎黄土塬为主,仅在黄河谷地两侧狭窄的地带形成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各种侵蚀作用都比较活跃。由于黄河的强烈下切作用,在间歇性上升与下切的过程中,形成明显的基座阶地,梁、峁起伏,沟谷深切。同时沿岸地表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形成覆盖着薄层黄土的石质丘陵。





黄河流出黄土高原西部之后,沿着鄂尔多斯高原西缘和北缘的断陷盆地,由南向北,再折向东,拐了一个直角大弯。因受到吕梁山的阻挡,在内蒙古托克托南边的河口镇处,突然折向南流,进入黄土高原的东部。黄河急流南下,将陕、晋黄土高原分开。在潼关附近,由于受到秦岭的阻挡,与渭河水流的推动,黄河折向东,切穿陕、晋、豫之间的山地,出桃花峪,进入华北平原。从喇嘛湾到龙门,河长700多千米,两岸大部分崖壁陡立,为黄河干流上最雄伟壮观的长峡,其中河曲县到龙门段长达500千米,即为晋陕大峡谷。





黄河壶口一段,在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其两岸下陡上缓,在龙王辿以北,河幅宽度和峡谷宽度一致,河水满盈平静。龙王辿以下,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即大河槽中套了一个小河槽)。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此处河床形如一把巨大的茶壶,收尽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壶口也因此得名。涌出深槽,瀑布就变为激流而下,及至5千米后出孟门,水面展宽,水势变缓,恢复到龙王辿以上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