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玄武湖
(2019-02-21 12:19:51)
标签:
旅游 |
分类: 湖泊、湿地、森林、草原 |
玄武湖位于江苏南京市玄武区,古名桑泊、后湖、北湖,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被誉为“金陵明珠”。
玄武湖是在火山作用下,经过风化剥蚀发展而成的湖盆,水源来自钟山北麓,最早只是一块沼泽湿地。历史上,玄武湖时有时无、忽大忽小,并且经常被动更换名称。据考证,古代玄武湖的周边就是该地域最早有人类生活的地方。秦始皇当年将金陵改为秣陵,此湖更名“秣陵湖”,汉时秣陵都尉蒋子文葬地湖畔,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遂名“蒋陵湖”。三国时孙权引水入宫苑后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态。六朝时,该湖面积极广,与长江相通,湖中可以成为水军训练场所。从东晋到梁代,玄武湖先后有过昆明湖、饮马塘、练湖、习武湖、练武湖等名称。刘宋元嘉年间,该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堆泥成岛,设立上林苑、乐游苑、华林苑等,更名“玄武湖”。
隋唐时期,南京的城市地位衰落,玄武湖也被冷落。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刺史时,一度改玄武湖为“放生池”,到南唐时期,玄武湖一度复兴。宋代王安石出任江宁府尹,提出了“废湖还田”的主张,此后玄武湖消失了二百多年,南京城遇雨成灾,直到了元朝两次疏浚,玄武湖才重新在南京版图上出现。明代的洪武初年,玄武湖成为贮存全国人口、田亩档案(时称“黄册”)的“黄册库”所在,大肆扩张南京城的范围,并把城墙建到了玄武湖南岸、西岸一侧,阻断了玄武湖与长江的连通,使玄武湖水面缩小,同时在钟山和玄武湖接合部建太平门、太平堤,将玄武湖贴近钟山西麓的一片湖面隔为“中湖”,将原本连绵一体的钟山和玄武湖区域分成两地,改变了此前这里千万年以来的山水格局。清初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玄武湖为元武湖。
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1840年后,西风东渐,公益性“园林”的形态进入中国,过去封闭和独占式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开始向“公园”转变。至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两江总督下令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为玄武湖公园之滥觞。玄武湖中小岛分作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五洲,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宋人欧阳修曾写道“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玄武湖为风景园林,亦为文化胜地,历代文人骚客,政要名流都曾在此留下身影,皆为后人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