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禹王台公园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禹王台公园位于河南开封东南隅,是以现存的禹王台(古侯台)而命名的名胜古迹公园,园内以古建筑为主题,辅以五大植物园区,被誉为汴梁八景之一。







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地吹奏乐曲,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西汉初年,汉文帝封其次子刘武于大梁,为梁孝王。梁孝王喜好同墨客吟诗吹弹游乐,为此增筑吹台,并在吹台兴建殿字亭楼,种植名贵花木,将此建成一座豪华的园林,称为梁园。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修建三贤祠。明嘉靖二年(1523年),因开封屡遭黄河水患,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台上建禹王庙,故吹台被改称为禹王台。此后,明、清两代对台上的建筑物曾多次修葺。清末之后,禹王台及周边被开辟为农林实验场,直至1955年,被改造为禹王台公园。






禹王台公园是一个古典园林式的公园,除古迹古吹台外,还有樱花园、牡丹园、芳春园、石榴园、科普园这五大植物园。禹王台旧时很高,后由于黄河泛滥,泥沙淤积,目前仅高出地面约7米。台前立有四檐三楼悬空式牌坊一座,为清代建筑,青瓦重檐五斗拱,正中门楣上,题有“古吹台”三个大字,是园内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物之一。台上有御书楼三间,是清康熙皇帝为禹王庙题写“功存河洛” 匾额的地方。






禹王台后为禹王庙,殿内立有禹王像,双手执圭,身穿龙袍,魁伟端庄。东西墙上是砖雕壁画,东边是一副大禹治水图,西边是大禹行赏和乐耕图,反映了大禹治水的功绩。大殿北壁镶嵌有清光绪年间河南巡抚刘树赏摹刻的峋嵝碑,文字奇古,字体怪异,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禹王庙东西两院分别为“三贤祠”和“水德祠”。三贤祠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为纪念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在此台相会,饮酒赋诗,留下了《梁园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建。







禹王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着上自汉代、下止民国的各类石刻珍品,是研究历史、科学技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其周边回廓环绕,壁上镶嵌有大量的石刻题记。正殿之后有座御碑亭,亭中碑高1.85米、宽1.05米,御碑最上面刻有二龙戏珠,碑上刻有清乾隆皇帝南巡开封吹台时亲笔写的一首诗:“京国探遗迹,苔碑率隐埋。何期得古最,果足畅今来。胜日停銮跸,凌晨陟吹台。传踪思颉旷,作赋羡邹枚。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寻廊榄郊郭,俯极崔巍。杜子真豪矣,梁王安在哉?无须命长笛,为恐豫云开。”草书笔走龙蛇,气韵生动,一气呵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