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都开封

标签:
旅游历史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开封位于河南省东部,是著名的八朝古都,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东京、汴京、汴梁等,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是世界上唯一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过的都城,宋朝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这里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汴京富丽天下无”、“东京梦华”等美誉。






开封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春秋时期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战国魏惠王六年,魏国君主魏惠王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鼓楼区),称霸于诸国,使大梁成为当时繁华的名都大邑之一。秦,设大梁县,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孝静帝设立梁州,北周武帝建德五年(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设为陈留郡。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开封城北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历经9帝、168年。大宋王朝是开封历史上和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繁荣,大宋东京城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灭北宋后,改东京称为“汴京”。






开封文物古迹众多,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旅游价值。龙亭公园建在宋、金皇宫和明代周王府遗址上,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清明上河园集中再现了大型宋代民俗风情,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以及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京都风情。宋都御街是仿照宋代汴梁城御街风貌的一条商业街。山陕甘会馆是清代山西巨贾会同陕甘集资兴建的集会场所。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地处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开封府位于包公湖北岸,许多历史名人如寇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都曾任“开封府”尹。中国翰园碑林竖碑3800块,分设现代名人碑廊、中山碑廊、宋代碑廊、帝王名臣碑廊、友谊碑廊等十大碑廊区。大相国寺是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包公祠是为纪念宋朝丞相包拯而建,陈列有大量关于包拯的历史文物。大宋御河贯通开封市龙亭湖、包公湖两大水系,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