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孔庙、汇龙谭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嘉定孔庙位于上海嘉定区南大街、法华塔南首,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建筑,古时“规制崇宏,甲于他邑”,在江南地区的县级孔庙中享有“吴中第一”的美称。





嘉定孔庙又名学宫,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历史上饱受战乱之害,几经沉浮,计整修、重建、增建70余次。目前占地17亩,现存建筑仅为鼎盛时期的十之六七。其中庙制部分有大成殿及月台、东西庑,大成门、东西角门、泮池及石桥,棂星门,“仰高”、“兴贤”、“育才”石柱牌坊,名宦祠、土地祠、礼门、乡贤祠、忠孝词等;学制部分有明伦堂及前轩、礼门等。






嘉定孔庙初建时称“文宣王庙”,庙左建儒学,额为化成堂。淳祐元年(1241年)庙中置孔子塑像,凿泮池,建兴贤坊。四年(1244年)修儒学,改化成堂为明伦堂。九年(1249年)在泮池及石桥门前造“仰高”、“兴贤”、“育才”3座牌坊。咸淳元年(1265年)重建文宣王庙,并易名为大成殿。至正十三年(1353年)建棂星门。天顺四年(1460年)重建大成殿、两庑、大成门、明伦堂。明代成化十年(1474年)建尊经阁。嘉靖十九年(1540年)将原文昌祠改建为启圣祠。清代孔庙规模已定,各殿宇堂室亦几度重修。





大成殿建于南宋年间,其后多次修缮重建。其外观重檐飞翘、巍峨雄伟,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梁架高昂,枋檩彩绘,东西各有十二间,称为东、西两庑,保留明代结构。现陈列孔子塑像、孔庙资料、祭祀用具,如编磬,编钟,古琴,笙箫等。





明伦堂是历代儒生讲学集会之所,建筑别致,3间宽敞的厅堂,陈列着中国历代科举考试的资料,亦称为中国科举博物馆,内设五个展厅,分别介绍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科考流程、状元进士的试卷以及隋唐以来经过科考成名士子们的故事。其西侧有一条碑廊,为1958年修整孔庙时,将历年收集的碑刻、墓志和各类石刻汇集所成,内有历代书画家的书法艺术,其中不乏黄庭坚、文徵明等的珍贵手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明代在嘉定孔庙东面开辟桃李园,另在其前半里许,有北宋天圣年间建成的留光禅寺,出于科举应试的风水考虑,天顺年间挖土堆山,遮挡寺庙,命名为应奎山。同时挖掘大潭,将孔庙附近的五条水道引到庙前。应奎山坐落潭中,绿水环绕,素有五龙抱珠之称。这便是凿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的汇龙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