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2018-12-05 13:58:37)
标签:

旅游

历史

文化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南汇区,是历史上号称“金大团、银新场、铜周浦、铁惠南” 的南汇四大古镇之一,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新场古镇是一座因盐而成、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这里曾是“下沙盐场”的南场,即盐民利用海水晒盐的场所,鼎盛时期,盐产量和盐灶之多,胜过浙西诸盐场。后来随着沙滩逐渐成陆,这里逐渐变成盐民居住地和交换商品的地方。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新场建镇,得名就源于其为“下沙盐场”南迁形成的新盐场,故名“新场”。元代初年,两浙盐运司署松江分司迁衙于此。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新场古镇历史上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商贾云集,茶馆歌楼酒肆林立,其繁华程度曾一度超过上海县城,有“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之誉。后来随着盐场的变迁以及战乱等影响,古镇也几经兴衰。古镇文化传承极盛,宋、元时代,即有瞿士彦在这里创办义学,《南汇县志》中也有新场“科第两朝称盛”的记载。镇内开设书院多处光绪28年已有女子学堂上世纪30年代,镇上中小学便已俱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傍水而筑的民居,穿镇而过的河道,雕刻精致的石拱桥、马鞍水桥,高垒的石驳岸等,表明其始终是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江南水乡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新场古镇被称赞为是“体现古代上海成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代上海传统城镇演变的缩影,上海老浦东原住民生活的真实画卷。”古镇现存15万平方米的成片古建筑,1200米元、明、清时代的石驳岸,以及69座古代仪门。其中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100多幢古民宅中,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张氏宅第,四进式院落,吊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典雅。镇内洪桥港、包桥港、后市河和东横港四条河道两横两纵,将古镇划分为“井”字型格局的历史原貌,河道上各式水桥河埠70余座。河道两侧古民居绵延铺展,街巷密集,呈现着千年以来典型的水乡人家的独特生活形态。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新场古镇留存有不少文物古迹,现历史文化陈列馆初建于清光绪年间,历史上曾是新场最大的信隆典当,潘氏北宅,原有七进,现存五进,第二进客堂泥金漆廊柱犹在。明太常寺卿朱国盛其家三代都有二品官,为此在新场镇中市的街口建“三世二品坊”一座,石牌楼气势宏伟,高耸挺拔,石雕精美,上刻“九列名卿”。“江南第一楼”倚洪福桥而造,是一座三层木质结构的古建筑,始建于清朝同治末年,一层是普通茶馆,二层是书场兼高档茶馆,三层设客栈。新场古镇完整保留着庭院深深、宅园相连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吸引了众多影视作品来此拍摄,如影片《色戒》、《叶问》、《摆渡人》、《国民大生活》等均在此取景。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上海-新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