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黄龙洞
标签:
旅游地理 |
分类: 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
黄龙洞位于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的东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因其内各种洞穴奇观琳琅满目,几乎涵盖了洞穴的全部特征与内容,被誉为“世界溶洞全能冠军”。






黄龙洞以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笋等洞穴资源,独树一帜。目前已探明区域总面积48公顷,探明洞底总面积10万平方米,路径全长1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洞体共分四层,旱洞,水洞各二。其中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洞穴景观遍布其中,无所不奇,无奇不有。经中外数十位地质专家考察认为:黄龙洞规模之大、内容之全、景色之美,包含了溶洞学的所有内容,不愧为“世界溶洞奇观”、“世界溶洞全能冠军”、“中国最美旅游溶洞”。







黄龙洞以其庞大的立体洞穴空间结构、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观赏路线等资源优势构成了国内外罕见的游览洞穴。“定海神针”石笋是黄龙洞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全高19.2米,围径40公分,为洞内已发现最高石笋,其两头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只有10厘米,据推算,“定海神针”生长发育至今已有20万年历史了,而且仍在继续生长。为了保护这一标志景观,景区管理者为“定海神针”购买了1亿元的巨额保险,开创中国为自然资源景观购买保险之先河。






黄龙洞古称无门洞、飞龙洞,据传有和尚名慧开在此建寺修行,洞穴被发现于1983年。据考证,大约3.8亿年前,这一区域为汪洋大海,沉积着可溶性较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洞穴,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地下奇观。目前黄龙洞穴已发现自然景观计有1库(黄龙水洞)、2河(响水河、水晶河)、3瀑(黄龙瀑、天水瀑、天地瀑)、4潭、13大厅、98廊,以及几十座山峰、上千个白玉池和近万根石笋,已开放有龙舞厅、响水河、天仙瀑、天柱街、龙宫等6大游览区。








黄龙洞又称“地下魔宫”,洞口雾霭迷漫,洞内长廊蜿蜒,钟乳悬浮,石柱石笋林立,还有石帘、石幔、石花、石琴,“洞外洞”、“楼外楼”、“天外天”、“山外山”,盘根错节,琳琅满目,可谓“地下有洞天,洞中乾坤大”,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龙宫为黄龙洞精粹,亦为“十三厅”之最大,底面积15000平方米,均高40米,两千余根石笋拔地而起,千姿百态。龙宫后园有金银两座花池,清水常溢,花簇盛开。宫顶钟乳柳垂帘挂,四周壁画栩栩如生。洞内最大石笋,高12米、直径10米的汉白玉天然石椅“龙王宝座”居高临下,众多石柱石笋似人似物,维妙维肖,几十座珊瑚亭亭玉立,俨然一支庞大的“宫廷乐队”。响水河为洞内二层阴河,全长2800米,忽仰忽倾,若明若暗,空谷幽邃,岸危穹高。







黄龙洞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的组成部分。在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评选活动中,黄龙洞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溶洞”之一,被誉为“全能黄龙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