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府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标签:
旅游城市历史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华亭老街位于上海松江区,历史上是指中山中路-马路桥西至西林路一段,旧时这里里弄交错,人烟稠密,现被改造成一条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旅游商业街。




松江古称华亭,别称云间、茸城、谷水等,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上海之根”的美誉。松江历史悠久,自古经济发达,文化兴盛,人才荟萃。据考古发现,距今约 6000 年前,先民们就在九峰一带繁衍生息,创造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灿烂文明。华亭老街长约 600米,自元、明时期松江棉纺手工业发展中,逐渐成为古华亭街市,是古城十里长街的轴心。





华亭老街为历史上的松江古城区域,其南侧原有市河,1966 年被填塞。老街比较出名的里弄有缸甏行、景家堰、傅家弄、新街、东塔弄、西塔弄等。缸甏行东起人民南路,西至谷阳桥,长约350米左右,东有笏溪桥,桥的西堍南边即景家堰。缸甏行中段南边有上海地区最古老的清真寺。景家堰走出过明代著名草书大家张弼,成化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晋员外郎,出知江西南安府。




华亭老街与庙前街、长桥街浑然一体,拥有5万多平方米的仿明清建筑。分布在老街南北两侧,高低错落。此外,老街历史底蕴深厚,有初建于南宋时期的西林禅寺以及多座历史园林如“塔射园”、“秀甲园”、名人住宅如始建于明末、清代为湖北知府王冶山所得的王冶山宅,清末外交官袁昶宅,《茸报》创始人瞿指凉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