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2018-10-12 09:28:43)
标签:

旅游

历史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罗店古镇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西北部,历史上经济繁荣,水陆交通发达,素有“金罗店”之美称。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罗店古镇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至明万历年,已发展成为一个物产丰富、商贸辐辏的商业重镇,清康熙年间,棉花、棉布交易兴隆,市场规模和交易金额超过了南翔、大场、江湾等古镇,民间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之说。清末民初该镇三里长街有商铺六七百家,每日三市,市面繁荣,四乡来客,车船不断,为全县最大的市镇。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罗店古镇地处长江口南岸、上海市北部,原系海洋边缘冲积平地,地势平坦,古时候罗店地区在“冈身(嘉定外冈到金山这一线)”以东,后因流沙沉积于唐代略前成陆,宋初有渔村,南宋时已有黄白泾等村落。元至正年间(1341~1368)渐成集镇。据说有个叫罗升的人在此开店,罗店因此得名。明万历年间,已是一个商业大镇,属嘉定,是其七镇之首。清雍正二年(1724)宝山建县,罗店划入,隶属江苏,直到1958年罗店归入上海。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中、日军队曾在此反复拉锯,战况惨烈,时称罗店为“血肉磨坊”,全镇几成焦土,之后市面萧条。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罗店古镇罗店素有“三湾九街十八弄”的美称,街连着弄,弄连着桥,桥连着河,现仍保存着三座石拱古桥,其中大通桥也称大石桥,为半圆环石拱桥,桥长18米,旧有亭子,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古亭子桥。大通桥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是宝山境内最古老的桥梁。丰德桥又名张家桥,半圆环石拱桥,始建年份不详,最早为木桥,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改建为石拱桥。损毁严重,并因该段市河填塞,现已成为旱桥。来龙桥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系花岗石砌造的江南典型单孔石拱桥,现整体搬至附近公园。三桥历经岁月沦桑,见证了古镇的前世今生。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罗店历史文化风貌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