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青村港历史文化风貌区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青村古镇位于上海奉贤区中部,因历史上濒海产盐,遂成商贾云集的繁华市镇。2004年,青村古镇被列为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域。






青村古镇在元明时称青溪,清雍正后改为青村港,民国始以青村为名,至今遗韵犹存。如市河上保存有康熙三十一年建的南虹桥,以及永寿桥等多座古石桥,民居临水而建,保存完整,其中包括明代张弼三世司马宅、财神庙等建筑,独具江南水乡特色。






青村古镇一带成陆于隋代,因南临大海而盐业极为发达。自宋乾佑年间始,青村盐场所产是由青溪经运盐河至黄浦江抵嘉兴盐司,大量运输船只往来及盐民集结,使得这里民居林立,商铺鳞次栉比,清嘉庆《松江府志•疆域》载:“舟楫往来如织,百货聚焉,廛尘闬之盛,遂冠东乡诸镇”。青村古镇在明初设巡检司、岁课局。史书称:“北宅千灶、珠履三千”、“钟鸣会食、击鼓传更”、“云锁烟云、湖集歌舞”、“举渔火以清市尘”、“遐迩游观者骈臻于是”,繁荣景象之如此描述,在上海属地古今志书上绝无仅有。

青村古镇在清中后期,本土工商业极为为发达,“桥楼粽子”、“品香春糕点”、“一支香烧卖”等名号闻名奉南川及临近的江、浙地区,“青村港大蒜”、“倪祥和棕棚”、“陆源顺铁钉”、“汪万茂纸伞”、“廖桂记硝皮”在上海市极具名气,创办于1916年的“程恒昌”时为上海最大的轧花厂,被《申报》称为“花界巨擘”。






青村古镇在历史上为人文荟萃之地,流传着大量关于青村的史料记载以及民间传说。进士张弼,为古代著名书法家,有“吴中草圣”之称,其一门三进士,成为奉贤文化史上佳话。时跨元、明两朝的袁凯博学有才辩,洪武初为监察御史,极受朱元璋器重。进士黄之隽,为钦点翰林,是清初极有成就的诗人、学者、史学家、戏曲家,为官清廉,德高望重。据《乙酉笔记》载,“海滨称文墨之区,必以青村为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