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福田净寺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宗教圣地 |



松江水乡佛国,泗泾佛根久远。松江史志《水乡古镇话泗泾》载:泗泾镇的形成,起于庙会。早在吴越王室正元年(926),陆宝庵就成为泗泾地区最早的礼佛道场。宋真宗咸平到祥符年间(公元998-1008年),兴建东田禅院并宝塔,成为一处香火之地。据《泗泾镇志》载:“泗泾地区自宋代真宋年间始建东田寺起,即有佛教传播……本镇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东田寺(即小普陀)”。明万历年间,泗泾镇同时建造普渡、福连、武安三座石拱桥,每桥跨拱券石上皆刻“南无阿弥陀佛”,被远近客商礼敬为“水乡佛国”。此外,泗泾地区史载还有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并始终有所流传的尼庵“严家庵”,以及龙兴庵、北田寺、谷雨山庙、朱庄庙等寺院,但均已先后湮没。





福田净寺前身是泗泾千年古刹东田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御题“东田禅寺”,其遗迹直至1958年尚存。1994年,泗泾镇北张泾的严家庵获准成为泗泾镇的临时宗教活动场所。2000年6月,相关部门将严家庵等泗泾镇上原有八个小庙的土地集中,迁址到原城隍庙旧址重建,并将寺院正名为“福田净寺”。东田古塔也重光于泗泾西市桥北堍,易名福田安方塔。





福田净寺占地12余亩,建筑面积5186平方米,其建设自2003年4月起,共有三进院落,相继建成念佛楼、天王殿、钟鼓楼、东厢房、功德堂、斋堂、法乳堂、西厢房、生活楼等,足具千年名刹气势。山门为双层重檐建筑。山门后左右立钟鼓楼各一,山门正对为天王殿,殿后题额“庄严慈护”。接着为福田净寺的主殿圆通宝殿,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殿后额匾“寻声救苦”。西侧掘有放生池,池旁建有观赏回廊,廊内设有方亭,内供观音一尊,是为“大悲亭”。圆通宝殿后为厢房式建筑“千佛堂”,其左右各设有圆型拱门,设“般若”“解脱”两门,各通寺后园林幽处。圆通宝殿两侧各建有步行观廊建筑,廊内有十八罗汉和释迦佛祖成长说法等传达故事的彩绘石雕画,其姿态各具神通,甚为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