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系列:青海-尖扎掠影

标签:
旅游摄影 |
分类: 长江、黄河 |
尖扎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农牧业结合部,黄河纵贯全境,是中国赛艇、皮划艇高原水上训练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
.




.

.
尖扎县在先秦和西汉初期为西羌地,西汉时成为河关县辖地,西晋为吐谷浑活动地。南北朝时,尖扎地区属后凉所置的浇河郡辖地。北周在今尖扎县设置达化县,隶廓州。唐高宗年间,今尖扎属米川县。北宋时,曾为唃厮啰政权属地。南宋陷为金积石州辖地。元代属贵德州辖地。明代属归德守御千户所管辖,隶河州卫。清代为贵德厅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今尖扎为贵德县管辖。1953年从贵德县析置尖扎县。
.




.

.
.
尖扎县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是中原文化与羌藏文化的融合区,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清晰的文化脉络,多民族及宗教文化的交融互长,使得尖扎地区的文化形态呈现出典型的多元性。羌戎文化、鲜卑文化、汉文化、吐蕃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的更替交融,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了流动的、开放的、符合性结构的地域文化。无论从地理、历史,还是从民族、人文的角度看,尖扎都不愧是研究羌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天然博物馆。
.





.
尖扎县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位于尖扎县治马克唐镇西南的“德欠寺”,又称“德钦寺”、“德谦寺”、,“德缠寺”、“德禅寺”等,藏语称“拉莫德千群科林”,意为“拉莫大乐法轮洲”。寺院置身于山坳之中,由拉莫三世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是尖扎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





.
尖扎县全县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介于1960-4614米之间,境内山脉属西倾山余脉,西南到西北有折戈里山、戈尕山、色尖山、申宝山、扎马山等。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以红色砂砾构成的丹霞景观而著称,下有李家峡水库,黄河水域面积广阔,碧水丹霞,构成青海省继塔尔寺、青海湖之后的又一重要旅游景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