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国“百子大礼轿”

标签:
历史旅游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百子大礼轿”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百子大礼轿”制作于民国初期,当时浙江人周渭澄在上海开设“物华号贳器店”,(贳,本意为出租、出借,后引申为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1927年,周渭澄决定制作一顶豪华的花轿,为独生儿子周宗余娶亲之用,同时将之作为出租的婚庆礼轿。他从浙江请来十位象山木雕艺人,以当时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传统戏剧造型画册《马骀画宝》为底本,参考九亩地“新舞台”的戏剧故事,融入花轿的装饰设计,精工细作,历时十年,完成这顶花轿。1949 年后,“物华号貰器店”停业,周宗余将其父经营十载的“百子大礼轿”捐赠予当时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



“百子大礼轿”的轿身分轿厢和轿面两部分,高2.8 米,主要部件均用黄杨木制作,该轿运用朱金漆木雕、玻璃画和彩锈等中国传统技艺,并安装了100 只小电珠,故称“百子(珠)大礼轿”,寓意多子多孙,表达了祈求儿孙满堂的美好愿望。



“百子大礼轿”从上到下分为七层,每一层都精雕细刻,以戏台为基本造型,通体雕刻了无数花草虫鱼、仙禽瑞兽,如龙凤呈祥、百鸟朝凤、麒麟送子、英雄独立、瓜瓞绵绵、榴开百子、连中三元等吉祥图案;有许多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如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八仙图等;以及戏曲故事,如太白醉酒、汾阳王郭子仪、狄青与双阳公主、哪吒闹海等。整顶花轿被打造的近乎于一部吉祥图案大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