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结语
(2018-05-02 14:38:45)
标签:
旅游地理城市历史文化 |
分类: 中国大运河 |
2013年5月从最南端的杭州拱宸桥开始,到2018年4月北京积水潭结束,陆续出行,分段游历,历时5年,途中走访运河沿岸主要城市、重要节点及部分遗存古迹,通关京杭大运河。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京杭大运河是一幅包罗万象的历史长画,是一部纵古论今的历史大书。其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是世界上是最古老、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历史上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的雏形始于春秋时期,当时无论是“邗沟”或“鸿沟”等的开凿,都是为便于征伐他国、开疆辟土而来的。至隋王朝之后,因为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混战使一直领先的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而南方经济却获得迅猛发展。鉴于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以及与富庶经济区域保持密切联系,运河的功能开始转向经济与政治。
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以运河为基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成为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漕船贸易日趋活跃,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镇。南北货物流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经济精华荟萃之地。《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其沿京杭大运河南行,“船只多得令人难以相信”。将陵(德州)运河上南北运输商品极多,济宁商业手工业很发达,徐州、邳州、清口、淮安商工农业都极发达,淮安的货运可以通到40多个城市。宝应、高邮、扬州都是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很繁华。真州(仪征)是运河通江口岸之一,是盐、木料、麻等商品集散地。瓜州以工商业为主,产丝织品和农产品。苏州是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杭州最繁华,“商人如此之多和如此之富,难以言语形容。”北京的什刹海、后海一带,包括积水潭,正是当年行船漕运的终点,千帆竞泊,热闹繁华。
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清末的各种战争导致政府也无力维护沿岸水利设施,导致多处水源不足,河道淤浅。1904年,漕运总督被撤废。1911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从此京杭大运河以及沿线城市开始走向衰败。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次申遗共包括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相关遗产58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