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纬天地艺术街区 京杭大运河系列201

标签:
旅游城市 |
分类: 中国大运河 |
天津经纬天地艺术街区位于天津市地纬路,是一条以近代天津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为主体的文化创意特色街区。

.

.

.

.
“经纬天地”本指以天地为法度。后谓经营天下,治理国政,亦形容政治才识卓越不凡。《国语•周语下》:“经之以天,纬之以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曰:“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荀子•解蔽》:“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理)矣。”

(南门的李叔同铜像)
.

.

.

.
光绪二十七年,清廷任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彼时直隶总督衙门在保定,而北洋大臣衙门则在天津。袁世凯到津后颇为北洋大臣驻跸之地所苦,决定开发海河上游以北地区。 光绪二十九年正月,确定了整个河北新区以大经路为轴、规划建设以大经路平行的二经路、三经路、四经路、五经路和与经路相垂直的多条纬路,从而形成了经纬纵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袁世凯率先以“树德堂袁”的名义在地纬路至元纬路购地24亩,其中九亩修建花园住宅,由其次子袁克文和亲属居住。袁克文“人称袁门子建”,位居民国四公子之首,其文思敏捷,才华横溢,集书法、诗文、戏剧、鉴赏诸多才艺于一身,极其爱好收藏,曾获一出于陕西歧山的商鉴(商代铜镜),此鉴上有象形文字,放在水中人面清晰可现,被人惊叹为:“三千年前罕见之奇宝也”。袁克文欣喜之余,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一鉴楼”。
.
.
“经纬天地”开创了天津城区道路命名的统一规范,南北向辟出与大经路(今中山路)平行的二经路、三经路、四经路、五经路……,东西向则按《千字文》排序,以“纬”字为名,如:天纬路、地纬路、宇纬路、宙纬路、日纬路、月纬路、辰纬路、宿纬路、律纬路、吕纬路等。充分体现了天津“多元包容”的地域文化特征,呈现南北交汇,东西融合,雅俗共赏这三大特点。
.
.
.

.
经纬天地艺术街区的生成和发展,是有多重因素共鸣而生。首先,中山路、地纬路一带,百年前由河北窑洼华丽转身为北洋新政之重镇,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艺术底蕴,为艺术街区的出世提供了先天优势。其次,中西合璧与江南要素的交融的建筑成为艺术街区生成的基础。第三,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结合,提升了艺术街区的人气。最后,艺术街区将书画艺术展示、鉴赏与交流,交易与出版,收藏与休闲等多种功能集聚,文化艺术与商机的结合使其充满生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