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运河 沧州铁狮子 京杭大运河系列163

标签:
旅游历史地理 |
分类: 中国大运河 |
沧州铁狮子位于河北沧州市沧县旧州城,民间称之为“镇海吼”,相传为遏制海啸水患而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沧州的别称“狮城”也由之而来。

.

.

.

.
沧州铁狮子颈右侧刻有铸造年代“大周广顺三年铸”(公元953年),右肋刻有铸造师 “山东李云造”。其来历与用途自古说法不一,有“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之说,也有“文殊菩萨坐骑”之说,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古沧州滨临渤海,海水泛滥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水患,集资请铸造大师李云铸铁狮以镇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狮身外面铸有捐资者的姓名,

.

.

.

.
沧州铁狮子躯身高大,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疾走乍停,威武雄壮,栩栩如生。古人有《铁狮赋》,赞曰:“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据北京科技大学2001年4月的测量,铁狮现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重约32吨。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时千余年,目前铁狮子四肢断裂疏松,锈蚀严重,需依赖支架站立。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07年现场勘查,铁狮主要裂缝有25条,其中头颈部三条,腿部22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铁狮子已历经四次修缮。
.

.
.
.
沧州铁狮子的铸造工艺堪称奇绝,是采用“泥范明铸法”,分节叠铸而成。铁狮自腹内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注,共用范544块拼铸而成。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肩负巨大莲花盆(盆底直径1米,上口直径2米,通高0.7米),可以拆卸。狮身毛发呈波浪状,披垂至颈部,胸前及臀部飘有束带,分垂于两肩及胯部。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资者姓名,头顶及颈下还铸有“师子王”(同狮子)三字,腹腔内还有以秀丽的隶书字体铸造的金刚经文,具有一定的书法、考古价值。凭千余年前的手工冶铸技术,能铸造出如此庞然大物,足见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

.
.
.
沧州铁狮子是中国早期铸铁艺术珍品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沧州铁狮子与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赵县赵州桥并称为“河北四宝”,沧州的别称“狮城”也由之而来。2011年,沧州市仿照原铁狮子造型,一次性整体浇铸成功新的铁狮子,高6.905米、长8.532米、宽4.180米,净重100.08吨,体积是原铁狮的1.32倍,现置放于沧州狮城公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