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
标签:
旅游历史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山东博物馆位于山东济南市经十东路,是一家省级地方性综合博物馆,馆内珍藏有不少国家级的文物,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

.

.
.
山东博物馆的前身为历史上的济南东西两院,即位于广智院旧址的东院和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旧址的西院。1954年,东西两院合并成立山东省博物馆,将东院辟为自然陈列室,西院辟为历史陈列室。当时建馆之初的藏品来源主要有:调拨原山东省图书馆“金石保存所”收藏的青铜器、书画、善本书等文物、接收原济南广智院历年来搜集的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以及各类文物藏品、接收了原解放区山东人民政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收集保护的各类文物,此外,还有当时群众捐献的部分传世文物。博物馆成立后,承担起山东境内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发掘,收藏了大量珍贵出土文物,使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裸人铜方奁,年代是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尺寸是通高7.5、长12、宽7.5厘米,出土地点在莒县。容器。长方形,直壁稍内收,顶部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每盖一纽,分别为男、女裸体人,呈面对面跪坐状。腹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人形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
.

.

.

.

.
1992年10月,山东博物馆的千佛山北麓新馆落成开放,至此,山东省博物馆发展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包括历史、自然、艺术等多门类的新型省级博物馆,成为全省文物的收藏中心和展览中心,尤其在陶瓷器、青铜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玺印、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善本书的收藏方面见长。2010年11月,山东省博物馆现址新馆建成开放,并更名为山东博物馆。
.

.

.

.

.
山东博物馆新馆建筑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气势宏伟,博大精深。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高74米,平面为边长136米的正方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银白色半圆形穹顶,穹顶形似泉水,是省会济南的象征,以趵突喷涌为代表的泉水、泉韵、泉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下部为庄重稳健的灰色四角内切立方体,时尚而具雕塑之美。建筑的四个立面中部设计了简约宏大的柱廊阵列,增强了博物馆建筑所应有的浑厚凝重风格。外墙装饰选用泰沂山脉独有的雪花青石材,庄重典雅。

.

.

.

.

.
山东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共有五层,陈列展示区共有15个展厅,一楼大厅常设有佛教造像艺术展、汉代画像艺术展,正厅设有孔子学堂及报告厅。其中佛教造像艺术展选取近几十年来出土的部分造像精品,着重展示山东佛教艺术独创性。汉代画像艺术展陈列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木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被誉为“汉代历史的画卷”。

.

.

.

.

.
山东博物馆二楼展厅主要是山东历史文化展、明代鲁王展和刘国松现代化水墨艺术馆。其中山东历史文化展分为史前、夏商周、泰汉-明清三个展厅来介绍山东的发展历史。明代鲁王展陈列明朝第一代鲁王朱檀墓中的出土文物,包括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等,既是鲁王朱檀王府生活的真实缩影,也反映了明朝当时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而且填史补阙,对于研究明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此外,在博物馆的三楼,还有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徒展,考古成果展,山东名人展等。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