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岱庙 水袖舞者

标签:
旅游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水袖功是中国戏曲的特技之一,是演员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感情时放大、延长的手法。
.

.

.

.

.
戏曲服装中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多在袖口上缝有一段白绸,一般长30~45厘米,叫做水袖。演员可以利用水袖做出丰富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增加形象的美感;有时也用作对乐队的示意和交代。利用水袖,可做出各种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增强美感。有些地方剧种的水袖长约3尺,舞动起来更具特色。
.

.

.

.
.
水袖功来自于中国古代舞蹈中,水袖起源汉代,盛行于唐朝,失秩于宋元时期。水袖讲究身韵合一,身姿摇曳,神韵必备,技法神韵都十分重要。

.

.

.

.
.
水袖技巧称“水袖功”。水袖技巧的基本要领,在于肩、臂、肘、腕、指等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水袖的基本动作可归纳成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10种,这些基本动作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组合,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感情。水袖功来自于戏曲舞蹈中,水袖的姿势有数百种,不胜枚举。如:抖袖、掷袖、挥袖、拂袖、抛袖、扬袖、荡袖、甩袖、背袖、摆袖、掸袖、叠袖、搭袖、绕袖、撩袖、折袖、挑袖、翻袖等等。
.
.

.
.

前一篇:泰山石刻
后一篇:山东博物馆 十大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