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上帝画下的曲线
(2017-10-25 10:07:03)
标签:
旅游地理 |
分类: 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银额盆地底部、阿拉善右旗北部,是阿拉善沙漠的主体,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在2005年《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排名“中国最美的沙漠”榜首。
.
.
.
.
.
.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 Jaran Desert)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其中必鲁图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约43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堪称“沙漠珠峰”。关于其沙山形成的原因目前看法不一,最新说法是地下水引起沙丘表面湿度增大、固定性增强,进而形成高大沙山。
.
.
.
.
.
.
.
巴丹吉林沙漠以复合型沙山为主,高大沙山的周围为沙丘链,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83%
,移动速度较小。沙漠内部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巴丹吉林沙漠被认为是中国频发的沙尘暴的沙源,这里总体的生态现状还在进一步恶化。除了巴丹吉林,阿拉善盟境内还有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雅玛雷克沙漠三大沙漠。由于气候干旱、大风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巴丹吉林沙漠面积不断增大,并向腾格里沙漠靠拢,目前已形成三处相接。而四大沙漠更是已有七处相接。
.
.
.
.
.
.
巴丹吉林沙漠中降雨量极低,但却分别着上百个湖泊。沙山与湖泊共存,成为巴丹吉林一大奇观。关于其中湖泊形成原因的看法也是不统一,最新说法是从东南方过来的、从地壳深处溢出的深循环水,这些温度较高且稳定的热泉水,在经过灰岩、石灰岩地区后,携带碳酸钙涌出地表,之后温度、压力发生变化,碳酸钙重新沉淀形成钙华,而巴丹吉林沙漠中常年有积水的湖泊往往积存有很多钙华。
.
.
.
.
.
.
巴丹吉林沙漠因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在1996年出版的《巴丹吉林沙漠》一书,而轰动国内外。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被称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五绝”,高耸的沙山,神秘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巴丹吉林”旧作“巴丹扎兰格”,为蒙语,其义不详。巴丹吉林沙漠很早即见于记载,《山海经》称之为流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