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博物馆 魏晋壁画砖(复制品)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敦煌地处甘肃河西走廊,历史上是中国边疆重镇、商贸重镇,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中,是承上启下重要的桥头堡,这里遗存了大量的历史与文化遗迹,魏晋壁画砖即为其中之一。

.
.
.
.
.
河西走廊的中西部地区敦煌、嘉峪关、高台、酒泉等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魏晋时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画砖墓,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大漠戈壁中的地下艺术宫殿”和“魏晋时期河西民俗百科全书”。与敦煌壁画佛教文化内容不同,魏晋壁画砖大多数是游牧、农耕、出游、宴乐等现实社会与生活内容。其画法简洁、主题鲜明,线条随意潇洒,生动再现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业开发、民族融合、丝绸之路畅通的历史画面。
.

.

.

.

.
壁画砖也称画像砖或砖画,大部分都是一砖一画,是古人营造祠堂、墓室、石阙等壁面的一种装饰。其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厚葬之风,创新于魏晋南北朝,流行至隋唐宋元。河西走廊的魏晋墓砖画诞生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较为系统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科技等内容。
.
.

(男仆)
.

(饰门虎)
.

.
通过与秦汉时代的砖画多方面比较,河西走廊的魏晋墓葬壁画砖继承了秦汉文化传统,沿用了秦汉绘画艺术风格,在此基础上,魏晋墓葬砖画具有边塞风情、农耕文化和多民族杂揉的显著特征。壁画砖以表现各类生活场景为主,涵盖面丰富,从贵族官员的宴饮出游到普通人的耕种畜牧都有大量表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