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2017-10-21 15:34:26)
标签:

旅游

地理

分类: 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敦煌城南,连绵起伏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泉,山奇水秀,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是一种奇特的却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似的沙漠)。沙漠中由于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摩擦运动,沙粒在气流中旋转,产生音效。鸣沙山东西延绵40千米,南北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15米。其与宁夏沙坡头、内蒙古银肯塔拉响沙群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并称中国的四大鸣沙。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的形成至少已有3000多年,关于其记载也由来已久。东汉《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魏晋《西河旧事》记载:“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唐朝之后,由于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文字记载更是大量出现。《沙州图经》记载,“流动无定,峨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元和郡县志》记载:“鸣沙山亦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五代的《敦煌录》记载:“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旧唐书•地理志》载:“天气晴朗时,沙鸣闻干城内”。敦煌遗书载:“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振数十里,风俗端午,城中子女皆跻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清代《敦煌县志》将“沙岭晴鸣”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泉水为鸣沙山所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水清澈,千年不涸,水草丛生,令人称奇。其形成主要是因为较高水位的地下水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所以月牙泉自身的地质结构、低洼地的地形条件和高区域性地下水位是其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月牙泉“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和月牙泉相伴相守,历经数千年而不变,历史上不乏众多赞美的诗词歌赋,而“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却是对它们最好的写照。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