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运河 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 京杭大运河系列106
标签:
旅游地理 |
分类: 中国大运河 |
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位于江苏淮安南郊、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的交汇处,比邻苏北灌溉总渠,是一座实现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各自独流的水路立交工程。

.

.

.

.
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立交地函、古盐河与清安河穿堤涵洞、渠北闸和入海水道北堤跨淮扬公路立交旱闸,共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1座涵闸、4座船闸、5座水电站24座水工建筑物组成。工程于2000年10月开工,至2003年10月竣工,是亚洲最大的水路立交。

.

.

.

.
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在这里“握手”, “上槽下洞”的水上立交成为运河穿越淮河的模式。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主要功能是满足淮河入海水道泄洪和京杭大运河通航。上部通航渡槽宽80米,是南北向的大运河,也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的唯一通道。下部涵洞共15孔,单孔断面尺寸为6.8X8米。其地涵顺水流方向长108.604米,垂直水流方向长122.4米,东西流向的淮河入海水道从这里奔往黄海。

.

.

.

.
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的两座桥头堡,高33米,底座为浅灰色花岗岩贴面古城墙,上部为江淮古民居青色屋檐,可乘电梯直达顶端,是一处标志性景观。
.
.
.
事实上,此处的淮河入海水道已非真正意义上的淮河,因为不仅它是一条人工河道,而且淮河注入洪泽湖再次流出时,兵分四路,一是自三河闸起,至三江营入江。二是需泄洪时,分流至里运河。三是苏北灌溉总渠,从洪泽湖口高良涧闸起,东至扁担港入海这也是淮河入海的一条入工开挖河道。四是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居其北侧。
.
.
苏北灌溉总渠与淮河入海水道平行并流160多公里,又同为人工开挖河道,意义何在?这是因为苏北灌溉总渠修建于建国初期,当期限于淮河水文资料不足,以及节省投资等因素,无法满足泄洪要求。经历几次淮河特大洪水后,入海水道提上议程。由于苏北灌溉总渠的河底较高,所以主要起灌溉作用,后来新建入海水道的主要目就是扩大泄量和排放污水。

.

.
为直观展示淮安水上立交枢纽,特地从网络下载了三张枢纽航拍图,在此一并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左侧的河道是灌溉总渠,右侧河道是入海水道,中间的立交上走的是京杭大运河,与入海水道立交,与总渠交汇。此工程之所以设计为与淮河入海水道立体交叉,主要是总渠常年灌溉,水位较为稳定,因此在控制时与横穿而过的大运河交汇,而入海水道因为泄洪与平时水位差距较大。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