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2016-09-30 17:30:00)
标签:

旅游

分类: 中国大运河

邵伯古堤位于邵伯镇明清运河故道东岸,堤岸长约258米,宽为4.7米,通高为5.1米,主要用于防止邵伯湖湖水外泄,保持运河水位。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邵伯古堤据记载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所建,面河部分为砖石结构,基部以大型条石为基础,其上面采用大号城砖砌筑,顶部压一块石。大砖上刻有烧制窑厂和“堤工总局”的字样,可以追溯质量。现在河堤南北两端还留有两块石刻,一是“金堤永固”(光绪十六年堤二重修),一是“甘棠保障“(宣统二年四月堤二总局修)。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邵伯筑堤,可追溯至东晋。乾隆曾以“太傅堤存绿水浔,惠方邵伯颂棠阴”,吟诵谢安为邵伯黎民造福筑埭。至唐宋,自黄河夺淮后,河床逐年淤垫升高,运河逐渐成为悬河,水患频发,人们开始在邵伯湖畔筑堤,将运河和湖分开。虽然筑堤,还是水灾不断。康熙五十三年,修建邵伯运堤东岸,其中一段,就是保存至今的邵伯运河古堤。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邵伯古堤的斗野园内,遗存有镇水铁牛,屈膝昂首,匍伏在连体铁座上,重约1.5吨,长1.98米,高1.1米,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产物,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铁牛铸有铭词:“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制水龟蛇降。铁犀作镇奠淮扬,永除昏垫报吾皇。”据说,当时自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12只动物塑像,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期镇水安澜,同时作为水位测定之标识,即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的位置,判断水患发生的可能性。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里运河邵伯古堤京杭大运河系列84


.

邵伯古堤也是大运河世界遗产点。在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正式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是大运河沿线地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运输方式,自古至今在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符合世界遗产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