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灵长目动物(国家地理经典影像盛宴)

标签:
地理旅游摄影收藏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山魈是世界上最大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头大而长,鼻骨两侧各有1块骨质突起,其上有纵向排列的脊状突起,其间为沟,外被绿色皮肤,脊间鲜红色,其红色部分伸延到鼻骨和吻部周围,这种色彩鲜艳的特殊图案形似鬼怪,因而人称山魈。
山魈为群居动物,小群落生活,栖息于丛林及岩石间。山魈的智商相当高,和狒狒相当,是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山魈主要生活在非洲喀麦隆的萨纳河南部、赤道几内亚的比奥科岛以及加蓬和刚果。

.

.
狮尾狒是一种大型猴子,因尾端有一撮毛簇,酷似狮尾而得名。其相貌奇特,体毛长而厚密,以抵御高寒,体毛从深褐至黑色,毛色艳丽,雄性肩披长毛并有突出颊毛。
狮尾狒属灵长目猴科,是一种昼行性、地栖猴类。主要栖息在埃塞俄比亚寒冷多风的高原,陡壁悬崖,群居,以素食为主,而且是灵长类中唯一主要以草为食的种类。

.

.
大猩猩是灵长目人科人亚科大猩猩属类人猿的总称,是现存所有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种。大猩猩的体型雄壮,面部和耳上无毛,眼上的额头往往很高。下颚骨比颧骨突出。上肢比下肢长,分为“东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两个物种。
大猩猩为草食性,主要以200多种植物的嫩叶、树皮、果实、竹笋等为食物。生存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丛林中,主要出没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乌干达西南及卢旺达的低地及山地雨林。
.
.
猕猴属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主要特征是尾短,具颊囊。躯体粗壮,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头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
猕猴栖息广泛,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和中国南部的广大地区的草原、沼泽以及各类森林。主要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以及其它小动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