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运河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 京杭大运河系列58

标签:
旅游 |
分类: 中国大运河 |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位于常州市三堡街,京杭大运河南岸,原为常州市第五纺织厂的厂房,近些年被改造成为创意街区,主打运河文化、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创意产业,是艺术、设计、工业文明的集散地。

.

.

.
.

.
常州大运河孕育了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晚清,当民族工业在中国萌芽之时,常州走出了中国工业之父盛宣怀;民国,工业步入发展期,常州又出了一位纺织工业巨子刘国钧;解放后,工业进入全盛时期,常州的纺织、机械等行业闻名全国,。上世纪90年代后,产业结构调整,一批曾经辉煌的国企,步入了黄昏暮色之中,原来的第五毛纺织厂,在冷清数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了“运河五号”,一个被创意重新激活的街区,正在奇思妙想地构画着它的华丽转身。
.

.
.
.
.
上世纪30年代初,木材店老板汤梦熹、荆春生、费定庵三人集资办起三和布厂,主要生产四十码白细布和白斜纹布,经营情况并不太好。1933年,润源色布店的老板毛锡章接手了三和布厂,改名“恒源布厂”,工厂有了真正的发展,在此基础上,1936年,恒源畅染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恒源畅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成为了常州织布行业的龙头企业,还请冯玉祥题写的“恒源畅”厂名。新中国成立后,恒源畅转变为公私合营的恒源畅染织厂,1966年,转变为国营的常州第五棉织厂,1980年更名为常州第五毛纺织厂,直至九十年代后期停产歇业。
.

.

.

.
.
在借鉴其它城市的成功经验后,常州市结合古运河申遗、古运河石龙嘴传统风貌区改造,串联起原有老街、老巷、老厂,提炼出“创意、记忆、工艺”的内涵,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的三大主题,通过“改造、削减、增补”的办法,将这片旧厂房改造成以设计服务为主要门类、汇集各类创意文化人才和企业的文化创意街区,命名为“运河五号”创意街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