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运河 伯渎桥 京杭大运河系列42

标签:
旅游 |
分类: 中国大运河 |
伯渎桥位于无锡市中心南端、清名桥古运河景区内,始建于清末,由地方窑业、茶楼业主等捐款建造,是一座砖砌拱桥。

.
.

.

.
伯渎河与古运河呈“丫”字型交汇,交汇口两河之上分别呈60度角横卧着清名桥和伯渎桥,沿河古街荟萃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国活态运河博物馆”、古运河“绝版精华地”、“江南水弄堂”、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图”、“江南历史人文景观长廊”等美称。

.

.

.

.
历史上泰伯、仲雍二兄弟为让位于季历、姬昌,从陕西歧山率族人向东南迁徙,定居于无锡梅里(今梅村)一带。泰伯在梅里落户,建立勾吴国,为了灌溉、排洪,率领土著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河流,称作泰伯渎,后成为运河分支,流经坊前,梅村到鹅湖,改称伯渎河,全长43公里。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伯渎河。泰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几千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

.

.

.

.
据无锡史志记载:泰伯渎,运河之支也,于清宁桥(即清名桥)南入口,有桥跨其上,名伯渎桥。伯渎原建木板桥,后人改用石板平铺。现在的伯渎桥单孔拱形,桥身高大匀称,跨度及拱径能容大型船只通行,桥墩系花岗石垒筑,上部拱圈拱顶由青砖砌筑,桥面及步阶用石条横铺,北堍连接南下塘,南堍接大窑路。上下桥步阶采用与桥体十字交叉(马鞍式)的布局。26根望柱与护栏板同高,混凝土砌筑,唯桥顶正中东西两侧的二根望柱“鹤立鸡群”,西侧桥顶部有桥名石阳刻桥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