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牙胡梯田

标签:
旅游 |
分类: 海岸、海岛(中国海疆) |
牙胡梯田位于海南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村,当地人称之为“公粮田”,层层叠叠的梯田与山间黎族村寨互相映衬,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
.
.
.
牙胡梯田因为被摄影爱好者发现而逐渐为世人所知,坐落在鹦歌岭山脉之中(鹦歌岭是海南三大山脉之一黎母山的重要支脉,最高峰鹦嘴峰海拔1811米,居海南第二高峰)。牙胡梯田共有4875亩,最高海拔600米,最低20米,最大坡度30度。从昌化江河谷到白云之巅,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160多层梯田,呈螺旋状盘绕山腰。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块不过一亩二分地,最小的只能播种数百株禾苗,在当地曾有“青蛙一跃过三丘”,“一床棉被盖过田”的说法。
.
.
.
.
牙胡村为黎族村庄,自古以来,黎族人主要靠采集、狩猎的刀耕火种生活模式,在坡地上建梯田种植水稻在黎族地区极为少见。牙胡梯田的出现标志着从刀耕火种生活方式向稳定的农耕生活转变,在黎族耕作史乃至黎族发展历史上都是一个重要节点。目前,牙胡梯田已被列入五指山梯田稻作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
.
.
.
牙胡梯田历史悠久,最早是黎族人因地制宜在山丘坡面上开辟出来种植水稻,源于何时无法考证,但据说早在清代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1974年,村领导前往北京参加农业学大寨活动,回来后带领村民在原有的梯田基础上进行扩建、改良,形成了今天的梯田规模。黎族人人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将山体分为三段:山顶为森林、山腰建梯田、山脚建村寨,当地人将其称为“四度共构”,也就是森林、梯田、村寨、河流为一体的生态环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