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 翠微园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翠微园位于贵阳大南门外南明河南岸,紧邻甲秀楼,是一组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的古建筑群,园内楼阁造型生动,长廊花墙四面围绕,集幽、雄、朴于一体。

.

.

.

.

.
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最初名为南庵,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于明正德四年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曾数次游览南庵,他在《南庵次韵二首》诗中写道:“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但逢佳境须行乐,墨遗风霜著鬓毛”。

.

.

.

.

.
翠微园后来经历多次改名,先是改名为圣寿寺,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圣寿寺在治城南门外霁虹桥之东,旧南庵。前临清潭,后负崇岗,群峰列谳,左右环绕,草木竹石,错置杂陈。”后来明正德年间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胡琼将圣寿寺改为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直至明末时期。清顺治十二年,武侯祠另迁,此处改建观音寺。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观音寺,在府城南堤,武侯祠旧址改建”。清道光年间,观音寺又改名水月寺。《贵州府志》记载:“水月寺即观音寺,在府城南门外南明河上,去甲秀楼数步,前临浮玉桥,桥上旧有涵碧亭……”

.

.

.

.
.
清道光八年,云贵总督阮元题阁额“翠微”,翠微阁为寺中著名建筑。民国29年,设甲秀小学于寺中。1990年起,贵阳市政府修复拱南阁、“澹花空翠”园林、翠微阁、龙门书院、广植花草树木,命名为翠微园,把寺庙建筑与园林庭院合为一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