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 田螺坑土楼群
标签:
旅游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漳州南靖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由方形的步云楼和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遗产名录》。
.
.
.
.
田螺坑土楼群最早建成的是步云楼,即中心位置的方形楼,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高三层,每层26个房间,全楼有4部楼梯,随后是和昌楼,而后相继在1930年建起振昌楼,1936年建成瑞云楼,最后一座文昌楼建于1966年。目前,整个土楼群保存完好,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田螺坑土楼在基址穴位的选择上,遵循中国的风水文化。步云楼为“扑虎”位,和昌楼为“螃蟹地”位。据专家考证,五座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座土楼为《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
.
.
.
.
.
田螺坑土楼群以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精美的建筑组合已成为福建客家土楼群最具典范的代表,居高俯瞰,极富视觉冲击,五座土楼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也被民间形象地戏称为“四菜一汤”。田螺坑因地形象田螺而得名,村庄四周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坑,四周群山环抱,古木苍天。随着山势变化,土楼群景观也不断变幻,从正面看,犹如布达拉宫横空出世,巍峨耸立,庄严肃穆。
.
.
.
.
.
田螺坑土楼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评价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土楼群不仅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命名也是寓意隽永、意味深长。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在五座土楼中,有那些被岁月熏黑的旧木板,以及木板上的红春联,洋溢着陈旧而美好的气息,高悬在楼道和木柱上的青葱菜子、竹编箩筐,或互倚,或列队,或相望,随意中构成了土楼人家美丽的装饰。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