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 小鸟天堂
(2014-03-21 16:40:56)
标签:
旅游 |
分类: 湖泊、湿地、森林、草原 |
小鸟天堂又名“鸟的天堂”,位于广东江门新会区天马村的河心沙洲上,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1933年,作家巴金乘船游览后,有感而发,写下著名散文《鸟的天堂》,使其名闻遐迩。
.
.
.
.
.
“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概括了小鸟天堂的特点,小鸟天堂原名“雀墩”,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大榕树,树高约15米,榕树枝干上长着气生根,着地后木质化,抽枝发叶,长成新枝干,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榕树独木成林,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雀,鸟树相依,是为“小鸟天堂”。
.
.
.
.
.
.
小鸟天堂堪称自然界一大奇观,但以前却一直沉寂于乡间,1933年巴金南下广东,游访新会,划船绕游“雀墩”时,惊喜地看到漫天飞舞的小鸟,久久不愿离去。回到上海后,怀着“雀跃”的心情写成《鸟的天堂》这篇优美的散文,自此小鸟天堂开始名扬天下,后该文被编入小学教科书中,更使小鸟天堂插上翅膀,声名远扬。
.
.
.
.
.
.
画家吴冠中曾写道:“天堂者,无忧无虑之家园也。闻道广东新会有“小鸟天堂”,茂密丛林中栖满鸟群。乱线交错成茂林,散点疏密是鸟群,估计也应是我画中天堂,久久心向往之。
终于有一天到了那天堂。1989年初,从澳门返广州,我特意去访“小鸟天堂”。适遇雨,道路泥泞,烟树迷蒙,放眼看那河流中的树丛之岛,绿叶覆盖下毫无形象特色,我上了巴金先生的当了,因他题了“小鸟天堂”这个诱人的美名。枝丫交错、气根垂挂的榕树之林,据说原只是一株榕树,气根落地生枝,于是子子孙孙,成一家之林,全岛之林。因林在水中,人迹罕至,鸟们栖止,被誉为小鸟天堂,其实鸟似灰鹭一类,体形不小,并非小鸟。遥望江中茂林一片,密叶覆盖,不见枝条与小鸟。风雨交加,友人找来小舢板,赤脚撑伞,划向江中天堂。才见那榕树根枝交错缠绵,如大篆,如狂草,任性挥写谁管得,冷落幽深织魔窟。钻入垂枝密叶,将爬上岛之岸,鸟们警觉灾祸降临,振翅猛飞逃命,一阵骚乱,天堂顿失。
归来作《小鸟天堂》,着眼于线之纵横,疏密穿插,乱中有序,引来杂色小鸟,不知是何鸟种,只需能藏于枝杈间,时隐时现,随兴点染,便是天堂。我前后作过大、中、小几幅心中天堂,最大一幅,存大英博物馆。”
.
.
.
.
.
.
附:巴金散文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只桨有规律的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有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诛,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象把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告诉我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仆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的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一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的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过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却是鸟的天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