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高台民居

标签:
高台维吾尔族民居过街楼高崖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
高台民居共有近六百户人家,高崖两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有维吾尔先民在此建房安家。这里保留了多处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宅和清真寺,高台民居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是喀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在。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也曾在此留下足迹。
.
阔孜其亚贝希––维吾尔语意为“高崖土陶人家”,经过千年历史的发展,高崖上形成了奇特的民居建筑。这里巷道狭窄弯曲,过街楼、小胡同、手工作坊随处可见,生土建筑比比皆是。高台民居既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绝佳场所,也是维吾尔族美化环境、雕刻与绘画艺术的殿堂。
.
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家族人口增多,就沿墙体扩建加高一层甚至两层。房子顺着山势,室内外空间布置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错落有致。后来又出现了巧妙的“过街楼”,从二楼跨街过巷搭过对面,既不影响楼下行人行走,也不影响楼上人居住。除了最多见的“过街楼”外,还有占街面一半的“半街楼”。在小巷深处还可看到将楼房盖在小巷十字路口上的“悬空楼”。
.
这些未经规划、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又排列出幽深、四通八达、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喀什高台民居小巷。高台民居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民居院落平面布局自由灵活。二、庭院有强烈的封闭性。三、简朴变化多端的外形。四、室内建筑分为主人居住室、客厅、两侧多为子女和同代家族的住房。五、高台民居的悠久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