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阳 庙山坞

标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庙山坞黄公望结庐归隐处小洞天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黄公望晚年迷恋富春山水,于是择临江山谷庙山坞结庐,用长达10年时间,筑就了长7米、宽30多厘米的山水画卷《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后人誉之为“画中之兰亭”。清顺治七年,一爱画者以此画焚烧殉葬,待抢出,已焚毁数尺,烧成两段。现长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短段藏浙江博物馆。
.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本姓陆,名坚,父母早逝,家贫无依,过继永嘉黄氏,遂改姓名。自幼聪敏勤学。及壮,博览群书,无不通晓。工书法,通音律,能作散曲。曾充浙西廉访使署书吏,因经办国粮征收事被诬下狱。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不问政事,浪迹江湖。其后信奉“全真教”(新道教),为清修道士,卖卜云游于杭州、松江等地。五十岁始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晚年酷爱富春山水,在青茗筲箕泉(今富阳市东郊庙山坞)结庐定居。
.
黄公望所为山水画,继承董源、巨然,又受赵孟兆熏染,溶合对自然实景之感受,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简意远,超逸有致。
.
庙山坞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宋代大诗人苏轼钟爱富春山水,多次到庙山坞观光游览。坞内小桥流水人家,两边是数丈高的翠竹,遍地的野花、叮咚的山泉、清脆的鸟鸣,风光迷人恍若置身于世外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