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府城墙(江南长城)
(2012-10-09 14:38:39)
标签:
台州府城墙朝天门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 |
分类: 海岸、海岛(中国海疆) |
台州府城墙位于临海市老城区,雏形于东晋,始建于南朝,唐代扩建,北宋重建。
后元代统治者下令拆毁各地城墙,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得以幸免。历代均有修缮,清康熙五十一年建瓮城,是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
.
台州府城墙,南濒灵江,东临东湖,东南依着巾子山,西北枕着龙顾山,城垣龙蟠虎踞,以雄跨一方。原城有城门7道,城楼7座,楼冠门上,巍峨雄伟,适于当时战争的需要,易守可攻。
.
台州府城大体上呈四方形,南面城墙始自今灵江大桥以东,由巾山南麓沿江而上至镇宁门,西面城墙由镇宁门折而北上至朝天门,北面城墙则自朝天门沿大固山北上蜿蜒至山之东端,今实测为6287余米,四面城墙除东面城墙于1956年被拆外,余基本保存完好。
.
台州府城除保留有四座城门外,尚保存“马面”六个。这些“马面”把靠江上游方向的一面做成斜面或弧面,其中二个甚至把临江一面与江上游一面相合而成一个弧面。因此,这就注定了台州府城墙的特殊性,即具有军事和防洪的双重功能,这是其它古城尤其是北方古城所没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