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 沃洲湖
(2012-10-08 16:17:57)
标签:
支遁沃洲山禅院记沃洲湖山水诗天台宗 |
分类: 湖泊、湿地、森林、草原 |
沃洲湖在剡溪上游,因沃洲而名,长诏水库建成,沃洲已沦在水底,蔚然成湖。
新昌江发源于天台山华顶西侧,经石梁飞瀑入新昌,又经茅洋、黄坛入湖区,因此湖区以上部分溪流被称为茅洋江或黄坛江。黄坛江在香炉峰山下与青坛江交汇,其间有沙洲,常种以水稻和桑麻,故被称作沃洲。
.
广阔的湖面,托着四周青山,景色幽静秀美,周边的古迹景观众多,有翘首待夫的仙女峰、支遁遗迹的放鹤峰、王右军写一笔鹅的鹅鼻峰,真君殿、水帘洞;有三白堂,支遁岭等,所以,唐白居易写的《沃洲山禅院记》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
.
东晋时,沃洲山一带高僧、名士云集,这里成了当时的佛学中心之一。尤其在高僧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支遁到了沃洲之后,佛学理论被进一步推向高潮,大乘般若佛学倡行的六家七宗有五家在此地出现。天台宗创立后,顺黄坛江上天台,这里是必由之路,因此沃洲山一带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
.
谢灵运被人们称为“山水诗祖师”,创作的题材大多数是沃洲山一带,人们把浙东一带称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理由也在于此。到了唐代,这一带进入了全盛时期,记载在《全唐诗》中的诗人,其中有340人游历过沃洲和天姥。《唐才子传》中收录的诗人,有174位到过这一带,仅诗咏沃洲山风光的就有50多篇,当时沃洲山的赫赫名声可想而知。其中李白一曲《梦游天姥吟留别》脍炙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