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 般若谷
标签:
释迦牟尼新昌般若沃洲山禅院记大佛寺风景区 |
分类: 宗教圣地 |
般若谷原为明代采石场,经匠心独具的构思、设计和建设,成为目前的佛教文化胜地。
般若谷以石宕深窟、溪流、山林花草为载体,以汉白玉石经幢为标志,添建瀑布、地池、石阶、栈道、隧洞、地宫,连成一体,在石壁上分别以线雕、浮雕、深雕、圆雕(石窟雕刻)、彩绘,刻绘佛本生故事、四大菩萨以及早期新昌境内诸多佛教典故。
.
般若谷位于新昌大佛寺风景区,“般若谷”为贺敬之所题,汉白玉经幢高9米,柱上镌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正前方一飞瀑从天而降,落差约为50米,共分七级,“七级”之数正好与佛语“七级浮屠”相合。大佛寺在东晋时“般若学”、“禅学”并重,因此题为“禅源”,“禅源“二字为赵朴初所题。
.
“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大智大慧。相传,六朝时期,大佛寺是高僧云集之处,当时佛教分禅学和般若学两派,其中般若学中的六家七宗,有五宗在这一带活动,故该景点取名“般若谷”,也有纪念古代这些高僧大德的意思。
.
景点内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像,右边是释迦牟尼在菩堤树下成道的线雕图案,有南朝时期大批高僧名士云集剡中研究佛教般若学的场景,还有昙光开山、支竺遗风、般若创宗、三生圣迹、智者圆寂等典故,以及白居易在《沃洲山禅院记》中提及的王羲之、孙绰等游止于新昌的十八名士。
.
般若谷布局绝妙,喻意深刻,是当代新景点的典范之作,般若谷景点风光,幽雅、粗放皆俱,湖、桥、溪涧、竹林、经幢、七级悬瀑、石雕、砖雕、洞宫、石门坎等景致连成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特别是精湛的石窟艺术,展示丰富的佛教文化,有“江南敦煌”、“地下佛国”之美誉。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