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迪庆 茨中教堂

(2012-07-16 13:28:26)
标签:

法国

天主教堂

藏传佛教

葡萄

旅游

分类: 宗教圣地

茨中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这座法国传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1909年动工,1921年修建完成,气派的教堂成为了“云南铎区”的主教礼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迪庆的藏民们大多是虔诚的佛教徒,这种环境下茨中教堂的存在可谓是个奇迹。18世纪中叶,西方天主教士进入迪庆,竭力将其势力渗透到滇西北并力图扩展到藏区腹地。他们建立教堂、发展信徒,在强大的藏传佛教势力中,极艰难的存在着。信徒甚少,并且日益被信仰藏传佛教的百姓所仇视。百姓们不能容忍天主教士的传教活动,引发了阿墩子教案和维西教案。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在1905年的维西教案中,愤怒的群众焚毁了澜沧江、怒江沿岸的10所教堂,杀死了法国传教士余伯南和蒲得元。当时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势力,派重兵镇压僧俗民众,反洋教的群众抵抗了三个月,最终被镇压下去,教会因此而获得了巨额赔款,在茨中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上兴建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1921年,茨中教堂竣工,成为天主教“云南铎区”主教坐堂,下辖2个分堂,先后办过一所学校和一所修女院,1951年在此成立省立第一完全小学。“文革”中,教堂因为被用作小学课堂,才免于被捣毁的厄运。墙上的圣经故事壁画已经脱落殆尽,但是,斗拱上方的花卉依然清晰可见,天花板上的植物图案色彩如新。红色的地毯上有板条钉成的座椅,每逢周一、三、五的时候村民们都会前来行礼拜。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教堂风格整体上体现了哥特式教堂的特征,又兼罗马教堂的特色。主体建筑坐西朝东,为砖木结构。其正面为高大的钟楼,钟楼的上部,虽为中式亭阁,中式飞檐瓦顶,但它两头顶端的十字架标记还是引证了它西式的身份。在历史风雨中飘摇多年之后,政府的出钱修缮、保护,使它重现当年的风采。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当时不远万里来东方传教的教士们,几乎个个都是多面手。他们得懂建筑——自己绘制教堂的图纸;他们得懂音乐、会弹琴——要教教徒唱圣诗;还得懂绘画——教堂内壁上的壁画得自己画。而茨中教堂的传教士还多一样本领:那就是栽种葡萄、酿造葡萄酒。时至今日,教堂里还保存着当时酿酒的器皿。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教堂四周是大片的葡萄园,深秋季节,葡萄藤上果实累累。茨中的葡萄比常见的葡萄要小得多,仅指甲盖大小,颗粒小而饱满,口味甜中带酸。这种名叫玫瑰蜜的法国葡萄,在法国本土已经绝迹,但是在云南偏僻的深山中依然生长良好。茨中的山坡上到处种满了葡萄,家家户户都有制作葡萄酒的器具。老百姓从传教士那里学会的葡萄栽种和酿酒技术承袭至今。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

云南迪庆 <wbr>茨中教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