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夏-贺兰山

(2012-06-15 09:21:51)
标签:

贺兰山岩画

青海云杉

贺兰山脉

匈奴

拜寺口双塔

分类: 高山、峡谷、洞穴、峰林

宁夏-贺兰山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贺兰山一名来源中国古代的贺兰氏,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只是通用说法。贺兰山名称来源于古代的鲜卑贺兰氏人曾居住于此。而鲜卑贺兰氏源于古代部落贺兰部(有说法贺兰部本是古代匈奴部落之一,后与鲜卑联合),贺兰氏在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之后,融入汉族。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贺兰山脉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贺兰山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有高山灌丛草甸、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青海云杉林、油松林山地草原等多种类型。其中分布于海拔2400~3100米的阴坡的青海云杉纯林带郁闭度大,更新良好,是贺兰山区最重要的林带。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蒙古扁桃等665种。动物有马鹿盘羊金钱豹青羊石貂蓝马鸡等180余种。1988年国务院公布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保护区,面积6.1万公顷。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贺兰山是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西北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高耸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对保护富庶的银川平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山前冲积平原上草场辽阔,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所产滩羊二毛皮古称“千金裘”,小滚钟口生产的粘板岩质地细润,清雅莹柔,用它雕成的贺兰石砚是宁夏“五宝”之一。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贺兰山山间有数个东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贺兰口苏峪口、三关口、拜寺口,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山前地带西夏名胜古迹丰富多彩,有西夏陵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沙湖风景区。贺兰山东南端为青铜峡,峡谷在蓝天和黄河映衬下呈现出青铜色。相传大禹治水时,劈开贺兰山,引黄河水北流。现建有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贺兰山西侧有内蒙重镇巴彦浩特,蒙古语为“富饶的城”。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贺兰山东麓,分布着极为丰富的岩画遗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宁夏-贺兰山

.

 

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当中原地区进入信史时期后,贺兰山一带仍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

公元前272年,秦军彻底击溃了雄霸宁夏大地甚至西北大片土地的义渠戎后,贺兰山地区纳入秦帝国版图,但后来,匈奴又趁秦王朝忙于统一六国的战争,乘机占据了河套地区,贺兰山就进入了一个由匈奴人短暂占据的时期,直到秦始皇派遣蒙恬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和贺兰山一带。秦末,由于中原的内乱,贺兰山地区再一次被匈奴占据。

公元前127年,汉朝著名战将卫青、李息率军北上抗击匈奴,再一次将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延伸到贺兰山地区。21年后,汉武帝在贺兰山东麓设立了属于北地郡管辖的廉县,这是汉族政权在贺兰山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也标志着贺兰山开始走进汉朝政权的统治范围。

唐朝时,统治贺兰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先后是突厥、吐蕃和回纥。公元646年,唐太宗下令军队出击突厥颉利可汗下属的铁勒人薛延陀,占据河西走廊一带的回纥人乘机和唐朝军队联合进攻薛延陀,联军进驻到贺兰山一带,这是继汉朝后,中原政权的武装力量700多年后再次进入到贺兰山。

11世纪初到13世纪前半叶的2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在贺兰山的战役基本在西夏人和辽国之间进行。

公元1205年3月,成吉思汗第一次带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后来,成吉思汗先后5次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其中有4次将攻略目标指向贺兰山,贺兰山成了蒙元、西夏两个政权多次交锋的见证。1227年8月,蒙古军队攻占了中兴府,从此,贺兰山进入了元朝的统治范围。

明朝建立后,国土边防线大大收缩,宁夏是明廷的九边重镇,贺兰山成了明朝政府在西北地区和蒙古残余势力中的瓦剌、鞑靼之间的界山。整个明朝,也是瓦剌、鞑靼常常突破贺兰山和明朝军队征战的时期。

清朝时,蒙古额鲁特、和硕特等部开始在贺兰山西边屯牧,也结束了这里长期的军事局面,随着清朝疆域面积的扩大,贺兰山东边也不再有大的战事,一个相对宁静的贺兰山出现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