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三)

标签:
青藏高原主题词世界自然基金会冬虫夏草杂谈 |
分类: 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 |
青藏高原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众多河流,故有“中华水塔”和“亚洲江源”之称。这里的气候虽然寒冷严酷,空气稀薄,但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而且独有性高,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
其中青藏高原独有、闻名世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野牦牛、雪豹、黑颈鹤、白唇鹿、马鹿、雪雀、长嘴百灵、普氏原羚、玉带海雕、藏雪鸡等38种占全国一级保护动物的36.7%,二级保护动物大头盘羊、香獐、猞猁、蓝马鸡、金獭等85种占全国二级保护动物的46%。此外,冬虫夏草、红景天、藏茵陈、大黄、秦艽、雪莲等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种。
13、草木家族(展厅)撰写:郭建强
主题词:但凡有生长的可能,植物就把花果枝叶当做旗帜,铺向河岸戈壁、高山雪线。高原森林、名花奇葩,冰缘植被……青藏高原的复杂和丰富,就这样被植物勾勒出来。这是一场生命极限挑战赛,是柔韧的草木勇士对严酷环境不休不止的应答和冲锋。这些矮生、旱生,和盐生的植物,注定是不惧艰难的精神写照。
14、极地灵菇(展厅)撰写:李向宁
主题词:亿万年过去,菌类依然遍布地球各个角落。它们乖巧地躲在阴暗处,以伞的形状,彼此靠紧,在落叶腐木温暖的怀抱里,默默地塑造着纯洁的形体。雨过天晴,悄悄地探出头来,打量新奇的世界。它们的信念是:若不能借着小姑娘的竹篮回到人间烟火,也要在金色的暮霭和泥土的睡意里,与森林,草原厮守,用短暂的生命,清除大自然的垃圾。
15、北国佳木(展厅)撰写:李向宁
主题词:虬根深入泥土,头颅昂向蓝天。为了枝头绿色的希望,有天地灵物之称的树木,栉风沐雨,星夜不息地成长,用顽强写就生命的伟岸。成材后,虽然被锯解成骨架,但灵魂不死,依然用纯洁而坚实的身躯,支撑和装点人类生存的家园;用自然美丽的光华,照耀世界文明的征程。无论边材心材、春材夏材,大材可大用,小材能小用,天生我材必有用。
16、雪域本草(展厅)撰写:郭建强
主题词:奇花香草,珍禽异兽,绝难出现在众目睽睽之地。青藏高山大川,雪峰沼泽,人迹罕至,孕养天地精华。高寒之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物的营养合成过程漫长,造就了药材的卓异品质。雪莲虫草,麝香牛黄,是人类祛病拔疴、强身健体的珍宝。小麦洋芋,青稞油菜,形成粮食组合,滋养一代代高原民众。